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不要只是破坏消费者的想法: 畅所欲言

2021-10-25 17:57:00来源:

“伟大是我们所有人的” -- 耐克

2012年,耐克公司是运动鞋和服装领域的标志性全球领导者,发起了一项名为 “寻找你的伟大” 的活动。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意味着 “激励任何想要在体育运动中实现自己伟大时刻的人。”

在一系列精心制作的电视广告中,您会看到普通人和日常运动员慢跑,骑自行车,与同龄人滑冰或坐在轮椅上跑马拉松的镜头。

“伟大不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 一位叙述者说,“也不是在一个特殊的人身上。”潜在的想法是,我们都有能力做到非凡; 没有人必须成为精英的一部分才能超越他们的极限。叙述者总结道: “伟大就是有人试图找到它的地方。”

突然之间,您不再考虑购买另一双跑鞋,而是在想,如果您从Nike购买,您也会变得很棒。

你的整个思维模式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乱了。

这就是创新营销的力量。

最成功的品牌有什么共同点

耐克长期以来一直在创造有意义的故事,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他们大胆的营销取得了回报。据《福布斯》报道,这家运动服巨头的品牌估值为324亿2019年美元。

公司的巨大成功并不令人惊讶。他们的竞选活动唤起了人们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他们引起了共鸣,改变了人们对零售体验的看法。

这就是最成功的品牌的共同点; 它们破坏了现状。正如马克·邦切克 (Mark Bonchek) 在《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上所阐述的那样,“创新者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视角。”他写道:

“成功营销和销售创新的公司能够改变人们不仅对产品的看法,而且对自己、市场和世界的看法。”

挑战消费者的思维方式

“颠覆就是冒险,相信你的直觉,拒绝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理查德·布兰森,维珍集团创始人

在1992的一次采访中,耐克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 (phil Knight) 谈到了他们与竞争对手的区别: “我们一直认为,要在消费者身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唤醒他。他不会走进去买他总是有的东西,也不会听他总是听到的东西。“

确实如此。没有进化的公司最终会杀死它的产品。为什么?

因为他们已经停止培养创新文化。

自从建立初创公司的初期以来,我就知道我想做的不仅仅是销售易于使用的在线表格。我想在整个团队中传播创造力,并与客户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建立一家创新公司需要挑战旧的思维模式,并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查看您的业务。以下是我多年来实施的一些策略来创造这种思维转变:

1.放下行话,专注于你的核心信息

在科技界,你会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普遍现象: 一个渴望的企业家试图用充满行话的语言向潜在客户解释他们的产品。然后,您会看到该人挠头试图说出他们为什么要关心?

作为一个自称书呆子的人,我有这种倾向。众所周知,我对一项新功能的技术进步过于兴奋。但是我也要始终记住我的核心信息: 我们让人们的生活更轻松。

我们让你的生活更轻松。

改变某人对您提供的产品的心态,可以归结为确定使您的产品与众不同的原因,然后问自己人们对此一无所知?你在解决什么问题来帮助他们?是什么让别人对你的所作所为感到兴奋?答案是你最终想要传达的。

2.不要只是打乱: 说话

耐克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强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停止创新。他们没有提出一个单一的运动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他们不断地重新发明轮子。

但他们不会就此止步。

除了使用有力的故事来培养有意义的关系外,他们还仔细聆听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及其在实现真正变化中的作用。

根据Fast Company的说法,“在2016奥运会期间,耐克在其广受欢迎的“ 无限 ”广告活动中将女运动员放在了聚光灯下-并在自己的业务中推广了个性。

底线: 他们说话。“2016年,该公司的大多数员工是少数族裔,女性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48%。”

如果您不建模所倡导的价值观,那么破坏就几乎没有意义。

3.突破涉及不懈的实验

发明来自寻找创造更多价值。我们越能向客户解释我们的原因,我们就越能推动我们的公司尽最大努力 -- 所有这些都来自一个真正感兴趣的地方。

“思维的转变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 邦切克解释说,“比去周末瑜伽工作坊更能让你变得灵活。”在Jotform,我们不断质疑我们的动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将我们的技术与客户联系起来。我们从未停止实验。

贝丝·康斯托克 (Beth Comstock) 在她的启示性著作《向前想象》 (Imagine It Forward) 中写道,“实现彻底变革的人必须表现出对实验的坚定信念,对新颖性和行动的偏见,以及一种破坏是你造成的,而不是观察到的感觉。”

我们如何扰乱消费者的想法?

通过记住康斯托克的这些明智的话:

“变革是一个混乱的、协作的、鼓舞人心的、困难的和持续的过程 -- 就像导致人类进步的有意义的一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