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25岁的张骞来了一场西域环线十三年游!汉武帝还打赏了西凤酒?

2023-12-19 14:25:15来源:搜狐
现代社会,地图和导航成为我们出行的必备工具。对于一般人来说,失去导航便是寸步难行,更不用说去荒无人烟、四面伏敌的沙漠探险。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王朝即使对西域的了解微乎其微,也毅然踏上了探行西域的征途。张骞便是西汉的第一个探路人,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应下汉武帝招募出使大月氏使者的请求,一路西行,出关中、过河西、走戈壁、越天山,两次俘,经13年探索成功凿空西域,点亮西域地图,开辟了丝绸之路。
 

路有了,交流与沟通便应运而生。驼铃声声,张骞出使西域的成功,为汉朝带来了葡萄、石榴、大蒜等之前闻所未闻的农作物,也为西域带去了中国独有的瓷器、丝绸、茶和美酒等奇珍异宝。

而提起美酒,古人曾说“百里之会,非酒不行”,更有无酒不成礼的说法。不论是礼仪的化身还是文化的载体,酒都是中西方友好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当年随张骞出使西域的是什么酒吗?答案是西汉时期的皇室御用酒秦酒,也就是如今中国名酒之一的西凤酒,它作为“国礼”,随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出口酒。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对内以礼修身,对外以礼服人。在国家交往中也同样如此,我们始终崇尚和平,讲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在西汉时期,匈奴的强大骑兵不断侵扰边境,有时长安城都不能幸免。国家逐渐强大后,汉武帝不想再继续妥协,发誓要将匈奴赶出中原。

 

听闻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汉武帝决定派人前去联盟。但整个朝廷上下对西域都是两眼一抹黑,竟无人敢冒险前往。正当汉武帝为此忧心忡忡之时,张骞挺身而出,要做睁眼看西域的第一人。在临行前一晚,宫中举行了祭祀路神的祖道仪式,祈求队伍一路顺风。祭祀结束后,汉武帝命随从端起盛着秦酒(今西凤酒)的酒杯,走近张骞道:“张郎,这秦酒是吾最爱的佳酿,周文王平息叛乱成功后,庆功宴上所饮的便是此酒。此行凶险,今日赠予你,望你顺利归来。”

张骞双手接过酒杯,躬身道:“谢陛下,臣定不辜负陛下所托!”说完,他一口饮尽秦酒。饮下之后,张骞觉得此酒清雅而不淡薄,浓郁而不酽腻,回味悠长,风格独特。他开口赞道:“得此佳酿,臣必定能凯旋而归。”汉武帝见张骞喜欢,便又命人带了几坛秦酒给张骞上路。

 

就这样,张骞带着匈奴降人堂邑父等一百多名随从,带着美酒以及必备的生活用品,踏上了西行之路。不料,刚进入河西走廊,他们一行人就被匈奴骑兵抓捕。但本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则,匈奴单于没有杀张骞,甚至妄想策反张骞,但张骞始终不为所动。无奈,单于只好将张骞暂时关起来,并归还了一坛秦酒。

 

“我们单于说,这酒不愧是从中原来的,很是不错。他勉强留你一坛,也是可怜你再也喝不到了。单于对你这么好,希望你不要不识好歹。”送酒的随从对张骞说完这句话后,便匆匆离去。最初,张骞担心触景生情,将秦酒藏在屋子的角落里。后来,他担心自己会真的忘记家乡,又将秦酒放在床头。每当张骞辗转反侧、意志有所动摇时,便会抿上一小口秦酒。那醇厚的口感让他想起临行前陛下的信任和交代,又会重新燃起他的斗志。

这一囚禁便是十年,当时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满脸胡茬。然而,纵使十年来张骞已是宝马香车牛羊肉啥都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终于,在一个夜晚,他和堂邑父趁匈奴疏忽,成功逃出了匈奴的领地,向着更西边的大月氏进发。他们穿戈壁、越雪山,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可惜的是,大月氏在新领地早已乐不思蜀,已无心攻打匈奴。张骞只好带着遗憾和失望,踏上返回长安的道路。

 

公元前126年,风尘仆仆的张骞终于抵达了长安。有了张骞这个活地图,西汉王朝将匈奴赶到了北方,成功拿下连接东西方的河西走廊。七年后,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前往西域。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是带着国礼去的,丝绸、茶叶、瓷器还有秦酒等珍贵的宝贝都在其中。自此,来自关中平原的酒香,随着丝路飘扬万里,让远在异乡的游子能想起家的味道,也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独有的美酒魅力。

而让张骞爱不释手,陪伴他度过人生低谷,又作为国礼前往西域,成为中国出口第一酒的秦酒,正是如今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前身。岁月如梭,当今的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重回国际之巅,而历经三千年无断代传承至今的西凤酒,也在新丝路上重新闪耀着神州凤香的荣光。它以酒为媒,传递中国精神力量,以酒成礼,搭起友谊长廊。

 

作为重叠于古今丝路节点上的民族品牌,西凤酒以文化为纽带,为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做出积极探索和努力。西凤酒不仅承载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象征着新时代的中国新精神和面貌,它将再一次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深厚底蕴和无限可能。